养成良好习惯,做知行为守规范的文明人

  发布时间:2020-06-03 10:50 栏目:教学研究 作者: 陈宏章 安吉良山蓝天学校 点击量:1118  

养成良好习惯,做知行为守规范的文明人

两山校园德育文化建设总结”

    学校:安吉良山蓝天学校                       作者:陈宏章

安吉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提出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为了增强学校文化品牌意识,结合学校生源特点,我们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的德育特色课程,以养成教育特色课程为载体,统筹学校德育工作。现将我校养成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做好三个整合

1.与学科教学整合

我们将各学科中有关养成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以课程为抓手,以“四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做到“全域育人,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要求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加强横向联系,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的合力。在全校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工作”的理念,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以四年级为例:

           品德与社会、地方、学校养成教育整合  (四年级上册)

单元主题

教材内容

养成教育

内容拓展

品德与社会

自然 社会

第一单元

成长的脚步

1.    诚实是金

4. 遇到坏人怎么办

5. 识别人民币

 学会自我保护

2. 我该不该这样做

3. 当冲突发生后

4. 失败怕什么

 勇敢面对挫折

第二单元

温馨一家人

1.    孝心献老人

 

1. 对长辈有礼貌

2. 力所能及做家务

2.    谢谢你们,我的父母

 

3. 家庭收支知多少

 

勤俭节约

4. 我也会当家

 

 

第三单元

生活在集体中

1.    你是我的好朋友

 

同伴相处

2.    集体处处有规则

 

热爱集体 关心集体

3.    做班级的小主人

 

4.    集体力量大

 

 

 

2.与节日活动整合

学校有计划地利用节日开展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如三月份:以“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等节日为契机,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把雷锋精神、感恩回报的中华传统美德以及环保教育结合在一起,促进队员的全面发展。四月份:开展的烈士陵园扫墓和研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和保护环境教育;五月份:庆祝“五一”劳动节板报的评比“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等,向队员进行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教育。六月,是孩子的节日,我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庆“六一”这个美好的节日。同时利用大会表彰学校最高荣誉“七彩少年”获得者。九月份:规范行为习惯,利用一周时间开展“文明礼仪”常规训练活动。十月份:弘扬民族精神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十一月份:感恩主题教育月。我们开展了“感恩师长见行动”, “感恩伙伴献爱心”活动,通过感恩教育活动月,学生懂得了“知恩图报”的道理,做到既有报恩之心,更有感恩之行。 在家庭尽孝心,在学校献关心,对社会献爱心。十二月份:法制消防安全宣传月。将法制安全教育与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注意安全,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从体验中去感悟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3.与文明城市创建整合

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们将文明创建与养成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从小事着手,开展“垃圾分类、文明餐桌评比、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教育、公共道德教育,促使学生以身作则,榜样示范争当“文明的使者”。

二、构建四个维度

1. 环境熏陶——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我们学校经过近几年发展,分为银湾和三官两个校区,校园环境大大改善。我们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创办的历史,精心创设了良山学校精神文化,让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自然流淌,做到目之所及都带有教育性。

让墙壁说话——

教学楼以办学理念为主题,二楼护栏上“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做最美的自己”非常醒目;一楼到三楼的楼梯墙壁上设计了关于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各个板块的“三字经”和“弟子规”,紧扣养成教育主题。让学生进出可见,熟读成诵,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讲文明、懂礼仪、讲卫生、知诚信的良好品行与习惯。

让花草传情——

自学校运动场改建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了让学生体会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要靠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明显改善,以前总有孩子随手乱扔垃圾、横穿绿化带、课间追逐打闹,但是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难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主动的弯腰、对绿色生命的敬畏、文明的交往与活动。

让班级温馨——

每学期的美丽班级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美丽班级和美丽班主任工作考核中,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各班级的环境布置水平也明显提高。在彰显班级特色的同时,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抓养成教育工作,各个班级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形式、有计划的组织了各种活动。

2. 以文化人——开设养成教育校本课程

1)课程有序列:以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为主,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做好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各班主任按照学校校本教材按章节有目标地进行讲授。校本课程是对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进行引导和强化,我们在不同年段分层实施教育的内容,使养成教育内容更丰富,更有针对性。一至三年级——《国学篇和儿歌篇》,四至六年级年级——《国学篇和生活篇》

生硬的制度约束只能使学生变得逆反,而儿歌和故事却是一种劝导性的软制度,简洁明快的儿歌、琅琅上口的国学经典,对少年儿童品德的形成、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不仅在思想上接受教育,还要在行动上加以指导。定期对学生开展《三字经》、《弟子规》的诵读、硬笔书法和读后感评比展示,培养学生们对国学经典的爱好,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与他们形影相随,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2)时间有保障:我们将养成教育定为学校核心校本课程,在每周三的中午同一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或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诵读中不断感知,逐步内化。学生们诵经典、听儿歌、看故事,谈启发、说感受,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活动体验——开展养成教育主题活动

根据学校的活动安排,将每年的4月作为“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月”。 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对一学年来的养成教育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展示。

1)进行一次养成教育国旗下讲话

2)出一期养成教育主题黑板报

3)召开一次养成教育主题班队活动

4)开展一次“国学”诵读比赛

5)举行一次“养成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活动浸润

班主任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养成教育的目标能否落实到实处,在去年4月份学校开展了首届班主任节,(班主任学习会邀请安吉县名师郑亚琴老师来校为班主任们做了题为“做教室里的教育专家”讲座。)通过“今天我当班主任、夸夸我的班主任”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班主任工作的辛苦。

4. 评价激励——创新“七彩”评价体系

德育处在在原来的“三星”评价机制基础上,创立了“七彩少年”评价机制,目的是体现评价的时效性。我们实行周统计、月公布、学期、学年总评四级表彰制度。

1. 周统计:根据“七彩评价手册中”一周来学生的具体表现,班会课进行周统计,及时完成班级动态展示栏。

2. 月争星:每月的月公布,每个班本月动态展示栏,分别评出当月的“美德之星”“勤学之星”、“文明之星”上报德育处,升旗仪式上进行表彰。

3. 学期评单项:进行单项评选,根据评价记录,评选出学期“美德少年”“勤学少年”、“文明少年”

4. 学年表彰“七彩少年”。每年六一儿童节之前,各班根据单项获奖数量评选,按总数量多少,推荐5名校级“七彩少年”, 在六一节进行集中表彰,颁发奖章、奖杯。

三、我们的收获

学校在变化:校风正,学风浓,班风清。

学生在变化:文明、优雅、乐观、向善。

四、下阶段的创建思路

从课程的角度规范德育与教学工作,培养孩子特质:                                 

“野”孩子:   强健的体魄  活跃的思维   崇尚自然    适应环境

“雅”孩子:   浸润书香    彬彬有礼     心灵手巧    创造美丽 

从“野”与“雅”中找到平衡点,培养适应当代社会的文明人。

 


(原作者:陈宏章)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