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家园工作,缓解新生入园焦虑

  发布时间:2018-04-04 14:11 栏目:学生天地 作者: 胡正芳 中班(1)班 安吉县昌硕中心幼儿园 点击量:1001  

【摘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个体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之后是安全需要、归属需要、爱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但在新生入园之初,首先不是吃、喝、睡等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是对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表现最为强烈。如今社会对幼儿入园焦虑的越来越重视,很多的研究报道都是观察幼儿入园的焦虑的各种“症状”,而忽略了其幼儿本身的焦虑的心理特征,忽略了入园前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借鉴了前辈们的优秀的案例和论文结题报道,挑选出相对适应本园新生幼儿的心理辅导策略,将把家长工作融入缓解幼儿焦虑的情况中,因材施教。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家访、问卷调查、亲子活动、家园合作活动等各种家长工作途径,让幼儿在各种活动气氛的带动下,在家长的引导下,尽快的缓解入园焦虑,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关键词:

家园工作     新生   入园焦虑   策略   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新学期开学初,新入园的小班孩子多数是都是不适应结题生活的,有的对于幼儿园的新环境有着很强烈的敏感期,对和父母亲人的分开有着严重的分离焦虑。那么,从有效的开展家园合作措施,引导家长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及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变成了小班新学期的工作的主要内容。然而,及时寻找家园合作的有效的措施来尽快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生活减缓幼儿的这种焦虑情绪,帮助幼儿克服焦虑,缩短适应期,培养幼儿积极的入园情绪。这是我想研究的,更是幼儿园教育家园合作实践需要的。特此开展了《深入家园工作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深入家园工作帮助幼儿的分离焦虑策略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儿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和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研究。随着幼儿分离焦虑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的研究渐次增多。那么幼儿教育离不开幼儿园,但幼儿园却不能取代家庭。家园的合作就能很好的帮助小班幼儿的缓解入园焦虑,以其在家园合作实践中发挥其有力的方面,减短幼儿入园焦虑期。

    为家长制定缓解小班幼儿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提供现实依据和策略参考。在现实中幼儿园或家庭,都是将幼儿的分离焦虑作为一种有害心理问题来加以防止,一方面有利于幼儿园工作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可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而较少考虑到分离焦虑本身对幼儿的影响及意义。期待着能以此研究使实践中相对较全面的而细致地认识小班幼儿新入园的分离焦虑中家园合作策略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小班幼儿新入园的分离焦虑。既能促进幼儿园的全面发展,又能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在参与中有所感悟,从而促进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

三、引导策略与方法

(一)理解焦虑,正当接纳孩童。

1.情感交流,新生家访。

   情感教育是人情商培养的主要途径,人在接触社会时,总是会对现实中的任何事物产生情感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在语言、肢体、心理上的,那么于新入园的新生,我们将采取的是语言上的交流为重。入园前与孩子充分接触,增进情感,是减少孩子入园后对陌生环境和事物产生焦虑的很好方法。所以,每学年的8月份我们会对本幼儿园所负责的社区中即将入园的孩子进行摸底登记,并对孩子的家庭住址,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在每学期新生幼儿入园前,就会采取家访的方式,深入孩子家庭了解孩子和孩子消除陌生感。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和孩子增进情感交流。

   1.1与家长谈心。在学期的开学初由小班年级组教师,走访幼儿家庭,通过和家长聊一聊,了解家长对幼儿入园的准备情况和期望;并通过和家长聊天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从而在开学后能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照顾和培养。

   1.2.与孩子互动。教师在幼儿家里,与孩子通过玩玩小游戏、抱一抱、亲一亲等形式,来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这个过程中教师尽可能的放下老师的身份,与孩子平等对话,从而让孩子对教师产生“好印象”,使幼儿对老师产生信赖感和依赖感。

   1.3.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入园家访除了和家长、孩子交流外,还给家长发放了正确面对新生入园焦虑的一封信,提前了解孩子在初入新环境所产生的一些典型的焦虑行为,及建议家长正确的面对孩子的入园焦虑和积极配合教师工作。

通过开学前的家访活动,的确能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幼儿和幼儿家庭;能让孩子对老师消除陌生感;能让家长正面了解幼儿园和幼儿教育。从而为缓解了幼儿入园前对幼儿园的恐惧和不安的情绪焦虑,并未课题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拉近距离更,再次访问。

    第二次的家访让家长与教师之间拉近距离,对本班的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本次家访特别要求父母和幼儿同时接受家访,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有效又全面地了解幼儿,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父母积极配合,与幼儿一起做好入园的物质、心理及能力上的准备。此外,引导家长注重于孩子的交流方式及谈话的小策略:如,“你在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欺负你吗?”“你上厕不会穿脱裤子怎么办?”等,这一类的消极问题,家长应做到正面的引导孩子喜欢上幼儿园,避免加深孩子对幼儿园的消极想法。提倡对用一些鼓励的语气和积极向上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对教师的产生信任,激发孩子愿意上幼儿园的积极情绪。

    通过这一次的家访,我们将幼儿在园开学初的出现入园适应困难主要由于自理能力的缺乏,因此在家访时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利用入园前的这段时间,重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果幼儿入园后能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会减少受挫的机会,增强其入园的信心。

    2.了解家长的焦虑情绪,分析状态。

    从家长对孩子入园焦虑的现状入手,首先通过入园后一周发放的问卷调查了解新生入园时家长的情绪状态。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70%的家长反映,幼儿入园后自己有些不适应,在描述自己的不适应表现时,大多数家长都使用了“担心”一词,即担心幼儿在幼儿园不适应,有的家长抱着孩子入园,在家吃饭穿衣都是长辈代替了所有的工作,孩子想要干什么只要家长能办到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因此造成孩子在园挑食、偏食情况严重,有时甚至不吃食物;作息时间混乱,如果你喂她她勉强吃一点,孩子有时任性、专横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家长们的“担心”包括:一是关于幼儿自理能力方面,如在幼儿园是否吃好、喝好、睡好以及能否自己大小便的问题;二是关于幼儿交往能力方面,如能否与其他幼儿、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三是关于幼儿身体健康方面,如担心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容易传染感冒;四是关于幼儿认知、情感方面,如注意力是否集中,在幼儿园是否开心;五是担心教师是否有爱心,能否善待自己的孩子等。

   正是因为这些“担心”才让家长的焦虑情绪日益外显,主要表现为:对幼儿的哭闹束手无策,犹豫不决;每天送幼儿上幼儿园,与幼儿分离时恋恋不舍,不断地与幼儿说“再见”;在与教师交流时反复询问;长时间地在教室门口或角落滞留等。

教师积极引导家长当幼儿出现不适应幼儿园的行为表现时,除了要给予抚慰、拥抱、呵护外,家长稳定自己的情绪对缓解幼儿的紧张心理也有明显的作用。

3.搭建家长会平台,发挥家长交流作用

   在新生幼儿入园前,我们组织家长来参观幼儿园的内外部环境、学习环境、游戏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并在开学第一周,召开新生家长会,了解幼儿园各方面的情况,教师从专业的角度介绍幼儿的入园焦虑及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让家长在了解的同时做好心理准备。同时给予家长交流的机会,将自己孩子不同的焦虑行为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如龙凤胎(董子铭、董子璇)的较为典型的焦虑行为是孩子轮流哭闹的现象和独处的举动。杨宇浩的焦虑行为是不愿意亲近他人,并以暴力行为争强玩具等等。

(二)有效的家长工作策略或对策,缓解孩子焦虑。

   1.自带依恋物,促心灵所慰籍。

    家长大部分担心的还是幼儿的午睡问题。在放学时,与教师交流的大致内容都是“自己的孩子有没有睡觉?”,“睡的时间多久?”新生午睡的时候会出现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特别依恋的行为。如,冷爽小朋友对奶奶的一件T桖特别的挚爱,胡晟睿对奶瓶的情有独钟,阮仕轩对长头发的酷爱,陈诺对被子衣角的喜爱。朱诗蕊对小企鹅娃娃的不离不弃。

与个别对依恋物及焦虑情绪特别强烈的幼儿家长交流,引导家长了解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没有玩伴,只是玩着自己的玩具,独自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常常只有自己的心爱之物陪伴着,对自己的心爱之物总是恋恋不舍。当他们来到幼儿园时,面对的是从未接触过的老师和小朋友,玩的是不熟悉的玩具,对所有的新事物都有一种不信赖的感觉,缺乏安全感。因此,我们尝试鼓励家长从家里给幼儿带些幼儿熟悉的、心爱的玩具,在孩子情绪波动时,让其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自己心爱的玩具,让他们的幼小心灵得到慰籍,帮他们建立安全感,同时他们还能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自己的玩具,一起分享快乐,让他们在于同伴的互动中找到自己的朋友,树立起信心,从而更乐于来到幼儿园。

    2.离园前相伴,化解陌生情。

    一般来说,离园时家长接了幼儿后就会直接回家,加上早晨来园时的匆忙,使得家长缺乏熟悉幼儿园的机会。于是,放学时我们对家长开放,鼓励家长在离园时陪同幼儿在幼儿园再多玩耍一会儿。幼儿园院内的运动、游戏器械幼儿可自取自用,家长承担安全监护的责任。这种形式一方面可化解幼儿对新场所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可促使幼儿在玩伴中找到归属感。此外,家长在陪同幼儿玩耍的过程中,也可以直观了解幼儿在集体中的发展情况,家长也可以在一起聊聊各自的育儿经,相互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彼此的焦虑情绪。

    3.微信交流会,各家有妙招

    随着科技的发达起来,加上本班的幼儿大都是80后子女,所以微信在手机里的运用很常见,故此在开学前班里建立了微信群。根据家长在不同时期关注的重点,教师捕捉不同的信息。如家长在开学之初最关注幼儿的情绪,这时教师可多拍摄幼儿在园的开心表情,然后依次拍摄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运动及一日活动流程中的表现,并保证每个幼儿都有“露脸”的机会。

    让家长在第一时间真实地“看”到自己孩子的情况后,他们早上来园与幼儿分离时的恋恋不舍、犹豫及“缠住”教师问长问短的情况大大减少,从而对教师、对幼儿园也更加放心了。

    家长们可以在微信群里的畅所欲谈,让家长在家里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表现,还可以将一些好的文摘发给家长,供家长阅读。如《入园第一周,如何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关于孩子入园,解答你最头痛的问题》、《从此刻起,我要做这样的妈妈》、《24个最佳碎片时间教育机会,上班爸妈也能轻松搞定》、《晚睡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每次孩子们的任务如做布袋,带植物,带废旧玩具,带水杯、毛巾等等一切用品,家长们可以再群里策划孩子的用品。

比如一,做布袋,韩沛轩的妈妈将每个步骤都拍成图片上传,教会其他的妈妈做布袋,也有妈妈将自己的布袋做好后,上传照片激励其他家长完成任务,让幼儿在园产生荣誉感。现在本班幼儿已全部拥有布袋了。

案例二,中秋节的互赠贺卡,制作手工贺卡,妈妈们将自己的作品上图展示,孩子们拿到别的小朋友的祝福时,家长也会将照片上传,表示感谢。这样增进了家长们的感情沟通,幼儿之间的亲近。

3.亲子活动多,淡化家长顾虑。

    亲子活动促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教师、幼儿的发展情况等,并能积极引导自己的孩子更快、更好的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发展家委会的带头作用,搞好亲子活动。如:亲子户外游,家长与家长的互相交流,孩子与孩子互相交流及增进感情并在新鲜的空气及阳光下,能增强体质,提高孩子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亲子运动会,以家庭为单位在幼儿园离举行活动,再次让幼儿熟悉环境和增进亲子、师生的交流,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加同伴之间的感情;在元旦来临之际,开展了 “庆元旦”联欢活动,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的交往情况,看到孩子获得的进步,体会到孩子在交往中的快乐。通过活动融洽了亲子关系,淡化了家长的顾虑,拉近了家园的距离,进一步激发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热情,较好地发挥了家园合力的整合效应。

(三)典型案例,针对性指导。

1.新生典型入园焦虑案例汇总。

    新生班级将入园后的幼儿不同程度的入园焦虑情况进行汇总,年段组里进行交流、将特殊的案例上交到幼儿园层面进行研讨。教师将根据案例进行梳理,寻找出适合家长的配合的工作。如胡晟睿对奶瓶的情有独钟,无时不刻的都带着它。杨宇浩的不愿意亲近他人行为,万晁均对妈妈的格外依恋,冷爽对奶奶T桖的随时带在身边,姚欣怡的大声哭闹的现象,给予了实质性的指导,增添了家长配合的需求。

2.家长入园焦虑座谈会。

   针对特殊的案例,我们将采取小组式的家长座谈会,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家长的面前,与家长聊聊,和家长一起面对孩子的入园焦虑期的不同表现和时间的长短问题。征求家长的意见和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家长树立起对缓解孩子这一类问题的信心,达成共同的意愿,引导孩子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四、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经过对家长的理念上的引导,现在新生的入园焦虑几乎都没有了,幼儿现在也已爱上幼儿园了,早上来园时,脸上满是愉快的表情,还能鞠躬向老师问好,下午离园时,能主动、快乐的给老师说再见,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也能够开心地生活、学习和游戏。家长对待幼儿园的工作配合上也大大提高了,有些家长还能主动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积极主动的请教老师关于科学教育经验。家长们还时不时的微信群里讨论新时代的育儿经验,上传一些引导家长积极向上的新理念。

五、参考文献

[1]鲍雪云. 如何帮助新入园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J]当代教育,2008年01期

[2]焦彩丽. 家长参与的方式和范围[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张鹏 .从依恋理论看幼儿分离焦虑及消除策略 教育学刊

[4]李平.幼儿园中新生家长入园焦虑的类型及对策 自然科学版2011年

[5]姚艳杰,伊红雨.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再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2013年05期

[6]朱慧,潘红宁.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7]翁玉婷,王云霞.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研究述评.中国校外教育

[8]黄红玲.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缓解新入园幼儿焦虑.[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年

[9]王伟.幼儿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状况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1年03期

[10]李春丽,鲍琴琴.小班幼儿入园不良行为研究[J]教育导刊2012年06期


(原作者:胡正芳)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