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床”演变的建构技巧分享

  发布时间:2018-04-04 14:10 栏目:教学研究 作者: 胡正芳 中班(1)班 安吉县昌硕中心幼儿园 点击量:1511  

    有了前两次的分享,孩子们收货的经验很多,特别是在建构技巧上有了明显的提升,除了会之前基本的,还会出现了创新的搭建,如出现穿插、有规则的排列等。大部分幼儿还停留在玩关于“床”的角色游戏,少数幼儿出现了玩不同的游戏。

分享实录:

(1)引入主题

    师:“我们学会了很多的搭建方法,你都用这些搭建的方法搭了哪些作品?又玩了哪些游戏呢?”

幼儿讨论。

(2)教师出示周李建的“医院”的建构作品照片。

    师:“瞧,这是周李建搭的,你们猜猜他搭了什么?”

幼儿:“床”……(大部分的幼儿猜测是床)

师:“我们来听听周李建说的吧!”

    周李建:“我搭的是医院,这是二层的医院,这是医院的大门,这是医院门口的小路……”

师:“呦,你的医院真先进,用到了很多围合、垒高、架空、穿插的建构技巧来。”

(3)教师出示孙承宇的“火箭”城堡建构作品照片。

师:“瞧,这是孙承宇他们一个小组搭的作品,我们来问问他们搭的是什么?”

孙承宇:“我们有叶徐庆、董文强、王雪峰、顾子涵、谢湖亮、王建豪、乐礼瑞一起搭的火箭城堡,那个火箭城堡是叶徐庆想出来的,城堡门口有火车的路是我们搭的,我们玩了打仗的游戏。”

师:“在这样的城堡里玩打仗游戏会很刺激,咦,这个火箭城堡很特别啊?是怎么想出来的?”

叶徐庆:“我就是把小的木块搭成一个圆的,然后就在上面堆一些相同的木块。就这样好了。”

师:“这个作品很创新,让我们大家都学会了一种新的搭建方法,真棒。”

(4)教师出示王建豪的“厨房”的建构作品。

师:“这个作品很有意思,小朋友们发现了什么?”

幼:“上面的半圆形的一个这样放,一个那样放的。”

师:“很仔细,这是排列,还有吗?”

幼:“下面有两个三角形的中间都放有一块正方形的木砖。”

师:“是正方体的木砖,也很有规律,也是排列的一种。”

王建豪:“这是我们搭的厨房,厨房的边上有打枪的地方,我们饿了就来这里吃三明治”(他指着两块三角形夹着正方体的木块说)

教师小结:“战场上有了这样的厨房,随时可以充饥真好。原来啊,我们学会的建构技巧不一定只能搭床,还能搭出很多的作品,玩出更多的游戏。”

1.分享反思:

这次的分享主要引导幼儿去观察建构技巧用了哪些?突出幼儿玩了什么游戏?鼓励幼儿可以利用这些建构技巧搭出不同的建构作品并玩出形形色色不同游戏。在分享照片的环节,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诉自己玩的游戏,增进他们建构游戏的信息,不仅能突破基本的建构技巧还能在以后的作品中有创新。比如火箭城堡的城堡、战场上的厨房都出现了以往没有的建构技巧交错垒高和围合的创新、有规律的排列。

床的世界分享活动反思:

    游戏分享应该是在幼儿现有的经验、能力和新的经验、能力之间搭建桥梁,因此游戏之后的分享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出发点。

    1.要有目的地分享。游戏分享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落实在一个具体的游戏案例的表现中,我们要很清楚的指导“我为什么要拿出来分享?”“我这个分享幼儿能从中学到什么?”“我的分享提炼出的对幼儿有何帮助?”,有了清晰的方向,才能在幼儿游戏后的分享活动中才能帮助幼儿进一步的发展游戏,才能有效地分享到你所观察此游戏案例的最终有意义的行为并为幼儿提升经验。例如,大班幼儿在第一次尝试搭建床的时候,以平铺在地面上居多。教师的此次游戏后的分享的点放在“各种各样的床”上,先让幼儿去说自己的搭建的床,再引出幼儿讨论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床。引发幼儿在下一次建构中创作出各种形式不一的床,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2.要有递进的分享。尊重幼儿的游戏方式,分享幼儿所需要的,过度的分享会导致游戏意愿的偏失。在一个案例分享结束后需要跟进式的观察幼儿解读幼儿是否在教师的分享后是否恰到好处的学到经验。不能因为幼儿的一个游戏分享就割裂的去看待全班幼儿的游戏兴趣此时需要有递进式的分享才能帮助幼儿更好的进行游戏。例如,大班幼儿在教师的第一次“各种各样的床”的分享后,教师跟踪此班级建构游戏,发现大部分幼儿都在自主式尝试搭建各种床。此时游戏教师不再将床的主题作为分享的重点,而是单独罗列出搭建床需要哪些建构技巧,将建构技巧做为此次分享的主题。引导幼儿在之后的建构案例背景: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经常玩建构游戏的幼儿,能够获得大量有关数量、图形以及空间的核心经验,主要表现在积搭各种作品的过程中,建构材料极具可移动性和变化性,其丰富的造型体验,对幼儿的综合的科学探索能力及空间思维的意义极大。建构中经常会看见重复着某一行为,在不停的拼搭和垒高及各种玩法就是幼儿正在发展过程中的某种知识和能力,他们的每一次重复,对他掌握这一知识和能力都有极大的好处。

游戏伊始:建构场地上,大班幼儿已经连续几天用一些长木板、短木板平铺在地上玩起了关于“床”的角色游戏。他们中大多数在玩娃娃家、唱歌的角色扮演游戏……

分享主题:床的世界

第一次分享:各种各样的床

1.孩子的游戏经验:

    将近4天的时间,大班幼儿在建构场地上都是用长木板、短木板、长方体的木砖,把这些材料平铺在地面上或是垒高在平铺的长、短木板的周围(简单的围合)。

2.孩子的游戏表现:

    孩子们搭建的作品后,80%的有都是在玩一些跟床有关的角色游戏活动,例如过家家游戏把这个作品当做家里的床,宝宝睡在上面。

3.分享实录:

游戏的当天,该教师收集了幼儿在建构场地上平铺的“床”图片和现实生活中床的图片进行同时的对比分享,引导说出自己搭建的床和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床。

1.教师出示一组幼儿平铺在地面上的“床”的照片。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建构场地上的一些照片吧。”

    (教师出示第一张李辰躺在平铺的长木板上的照片。)

     幼:“李辰,用了很多长木板一块一块的挨在一起摆在地上。”

(2)师:“那李辰躺在地上干嘛呢?请李辰来说说吧!”

     李辰:“我躺在上面睡觉,这是我和孙承宇搭的床。”

(3)教师继续出示第二张照片(张瑞欣)趴在长方体平铺的木砖上。

    师“猜猜,张瑞欣搭的是什么?”

    幼:“她和李辰一样躺在上面,搭的也是床”

    教师询问张瑞欣:“是小朋友说的这样吗?”张瑞欣点头。

    2.教师出示一组关于现代床的照片。

(照片:上下床、公主床、榻榻米、欧式床……)

(1)师:“除了向我们小朋友搭的平铺在地上的床,那么现实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不一样的床?”

    幼:“我们午睡时睡得就是上下床。”

幼:“我的房间里的床有一个靠背的,我妈妈说这是公主床。”

幼:“我们家的床,床底下还可以玩捉迷藏的游戏,我能钻进去。”

……

(2)教师出示不同床的照片。

    师:“是呀,在我们生活里不仅有像李辰、张瑞欣、张中润搭的那样地铺床,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床?请小朋友来说说这些床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幼:“公主床的靠背上都有美丽的花纹,好像是三角形。”(公主床)

    幼:“这张床底厚厚的。”(榻榻米)

    幼:“老师,这些床特别奇怪,有的床底很高的,有的没有床底,有的床是圆形的。有些就像我们班睡觉的上下床。”

    师:“对呀,床有很多种,小朋友们可以尝试在下次建构中去搭搭看。”

4.分享反思:

    本次运用2组照片与幼儿进行分享,第一组是平铺在地上搭建的床,引入主题。教师在小结中引导幼儿去发现身边的床的不同种,说出上下床、自己卧室里的公主床。利用欣赏不同的床的照片,提醒幼儿在建构时搭建出不同的床。幼儿在分享时很乐意,特别是在讲诉自己家里的小床时,孩子们的语言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幼儿用形状来形容,比如自己的床的靠背是三角形的,床是长方形的等等。

    通过这次分享我们班的孩子停留在平铺、垒高、围合的初步的建构技巧中很少有小朋友出现架空、穿插和创新的建构形式。接下来除了关注幼儿的以床为主题的游戏外,更应将重点放在由“床”引发的建构技巧进行分享。

第二次分享:由“床”引发的建构技巧分享

1.幼儿已有建构技巧:

我们班的是刚从中班升入大班的第一学期,大部分的幼儿在建构场地的出现的仅仅是建构的最初水平,例如建构场地上会出现大面积的平铺、垒高、围合现象,而创新的建构技巧、架空、交错垒高少之又少。

建构比例80%15%5%

建构技巧平铺、围合、垒高架空、穿插、交错垒高创新、另类

2.分享实录

有了第一次的床的欣赏分享之后,建构场地上幼儿们掀起了一场搭床热。李辰小朋友和她的同伴黄芳晓、熊保霞、沈欣瑜用了木砖和长木板搭建了上下床的雏形。杨啸羽和李芷萱也用了木砖搭建了公主床的雏形……

(1)引导幼儿说说搭建床运用的建构技巧。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建构场地上的一些照片吧。”

(教师出示第一张李芷萱用长木板和木砖搭建的公主床的照片。)

李芷萱:“这是我和杨啸羽搭的公主床,是我设计的,因为,我家里就是这样的小床。”

师:“你设计的床真漂亮,你的公主床是怎么搭出来的?”(教师追问的目的就是引发幼儿关注这个床的建构技巧,让幼儿尝试说出来。)

李芷萱:“我是把长木板一块挨着一块的铺在一起,两边用木砖,第一排放好了再放一排。”

师:“孩子,这种方法叫垒高、平铺。”

师:“除了李芷萱搭的这个床有垒高、平铺,还用到了什么?”

(教师第二次的追问让孩子发现这次建构技巧中出现了创新的技巧)

幼:“这个床的三面都像围墙一样,一块一块的叠高,然后每一块分开一点,再在上面放一块,就是这样搭的”

师:“你说的这种方法叫做交错垒高。”

(教师出示第二种朱立欣用很多长方体的木砖垒高搭的榻榻米)

朱立欣:“老师这是我上次看你给我们看的照片,有这样的床的。”

师:“这比之前我们用的长木板平铺在地上的厚一些,也是垒高的一种。”

(教师出示李辰第三张搭的上下床照片)

李辰:“我们搭的就是午睡室里的上下床啊!那个是熊保霞想出来的,这样垒高,每一层就多摆一块木砖就是楼梯了。”

熊宝霞:“我们那个上下床是把四面都放了同样的两块,然后上面摆木板。”

师:“这样的方法是架空。”

师:“小朋友们下次建构时尝试不同的建构技巧搭建”

3.分享反思:

这次同样是分享与“床”有关的照片,这一次教师的侧重点放在建构床的技巧中,请幼儿找出建构此类作品需要的建构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师及时梳理。在分享最后,抛出疑问,让幼儿在下次的建构中可以尝试利用这些技巧搭建出不一样的作品。

通过第二次的分享幼儿在建构技巧上有所提升,原本只停留在平铺、围合、垒高上,现在出现了交错垒高、架空。接下来除了跟进关注幼儿的建构技巧外,重点引导幼儿将这些建构技巧搭建出更多的作品,玩出更多的游戏。

第三次分享:由建构技巧搭建的多种作品  

2.孩子已会搭建的作品:

中以这些建构技巧搭建出更多的自己感兴趣的作品。避免了幼儿隐形中以为在建构中只能搭建床的弊端,丰富了孩子创造能力。

    3.教师的分享语言艺术。由于幼儿有四大差异(发展水平、能力倾向、前期经验、学习方式),教师在分享时所问的问题应是在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所提出的开放性的提问引导,促进和加深幼儿游戏行为的意义。开放性的提问式揭示幼儿内心世界窗口的钥匙。“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出现了哪些床呢?”“用了这么多的建构技巧难道只能搭床吗”类似这样的分享提问能从幼儿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

在教师组织分享活动时,判断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不是完成了教师设定的目标,而是在下一次幼儿的游戏中所折射出的积极性的表现。有价值、有意义的分享幼儿就能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表现出积极热情地态度;反之,幼儿对不成功的分享活动反应也是诚实的,在教师的分享中会左右不定,形成无目的分享,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这般分享,而是盲目的完成此项教学活动而已。 

不管是自由游戏或者教师组织的游戏分享活动,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特点是很主要的分享主题。教师在分享是给予适当的支持,才能更有利于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


幼儿园:安吉县昌硕幼儿园

教师姓名:胡正芳

主题:因“床”演变的建构技巧分享

幼儿班级:大班

幼儿姓名:第一次用照片主人公:李辰、张瑞欣、张中润、

      第二次用照片主人公:李芷萱、杨啸羽、朱立欣、熊宝霞、黄芳晓、李辰、

      第三次用照片主人公:周李建、叶徐庆、董文强、王雪峰、顾子涵、谢湖亮、              王建豪、乐礼瑞、李辰、孙承宇

幼儿年龄:6——7岁

分享时间:第一次2015年11月17日(各种各样的床)

          第二次2015年12月8日(由“床”引发的建构技巧分享)

          第三次2015年12月16日(由建构技巧搭建的多种作品)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原作者:胡正芳)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