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班幼儿在游戏中动作发展支持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4 14:10 栏目:教学研究 作者: 廖静 安吉县昌硕中心幼儿园 点击量:6183  

【内容摘要】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表示:“幼儿动作的发展是身体机能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并与幼儿心理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关联。”同时在幼儿健康领域中关于动作发展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有相关的内容中说明:“在幼儿阶段,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跃、投掷、攀登、钻、爬、搬运等)也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要重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尤其是要注意个体差异的幼儿基于教师的策略下在游戏中实现基本动作发展的小步递进。

【关键词】游戏、教师策略、动作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早在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机体发育不够成熟,机能不够完善,身心基础都较为薄弱,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幼儿的身心又正处于迅速发育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幼儿阶段保育和教育的首要任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表示:“幼儿动作的发展是身体机能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并与幼儿心理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关联。”同时在幼儿健康领域中关于动作发展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有相关的内容中说明:“在幼儿阶段,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跃、投掷、攀登、钻、爬、搬运等)也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要重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尤其是要注意个体差异的幼儿基于教师的策略下在游戏中实现基本动作发展的小步递进。

    在当前安吉游戏大热潮的背景下,幼儿园中以自主游戏为前提下,开展一系列以孩子为主的各种游戏课程。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的积极手段和重要途径。各个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指南》中建议多开展一些利于幼儿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活动。由于小班刚升入中班,幼儿有了一些前期经验,对于各种体育活动能积极参与表现,但也有很多幼儿会因为害怕、胆子小、性格内向的自身因素或者是材料过大、过重、地面不平等一些外在因素而害怕参与游戏中甚至是不去参与,这并不符合当前的游戏发展精神。

   (一)分析现状

    小班升入中班,幼儿有了一些前期经验,对于各种体育活动能积极参与表现。但通过观察发现,也有很多幼儿会因为家庭原因或自己性格、身体素质发育的自身因素或者是材料过大、过重、地面不平等一些外在因素而慢性参与游戏中甚至是拒绝参与,这并不符合当前的游戏发展精神。

   (二)分析原因

目前,中班幼儿27人,其中80%为独生子女,且60%的幼儿为隔代教育。调查发现产生以上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庭原因:由于大多数孩子都为独生子女,多为娇生惯养,且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着,出于对孩子疼爱,或者有的家长们对孩子运动的安全及卫生高度的重视,他们并不重视运动对孩子身体发展的重要性,反而过度的限制了孩子活动机会。即使平时在家的游戏也多为安静地室内游戏,少有运动量的活动。

2.社会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设施的不断完善,幼儿出门就坐车、上楼就乘电梯等现象也越来越多,这无形中更使得幼儿减少了运动的机会。

   (三)有效措施

    1.教师通过家园合作,加强宣传改变家长以往的想法,同时做好幼儿的保育、安全工作,让家长放心让幼儿参与游戏、参与运动。

    2.教师通过开展各种游戏、调整材料及环境、观察幼儿小步递进及时分享等实时有效的策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提升自我身体素质发展的小步递进。

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激发,基本动作的发展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在身体运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体育就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教育,也就是说,要增强幼儿的体质,其关键在于要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开展各种丰富的游戏,吸引幼儿的参与兴趣,并采用有效的策略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幼儿发展其基本动作的递进。

综上所述,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对于个体而言,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是关注幼儿如何在游戏中获得动作发展的进步,同时研究和发现教师如何教师贯彻指南精神中关于幼儿动作发展的要求,提供相关的策略,以幼儿身体素质为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幼儿动作发展的递进。积极向指南中关于4-5岁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靠拢。

二、概念界定

1.策略:指计策,谋略。一般是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本课题中的策略是指教师以幼儿身体素质为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适合于幼儿的游戏活动,并根据幼儿切实的发展,随时调整方法,以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

2.动作发展: 动作发展由神经中枢 、神经 、肌肉协调控制的身体动作的发展。它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心理的角度看,动作是活动的组成部分 ,动作的发展是儿童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而本课题中的动作发展指特指4-5岁的幼儿动作发展要求:如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发展身体平很和协调能力、能够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发展进行观察、发现、记录。

    2.通过案例呈现,分析、反思幼儿在游戏中关于动作发展的小步递进。

    3.通过课题研究,明确教师策略对幼儿的动作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

1.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发展进行观察和记录,采用视频或照片形式记录进行分析和反思。

2.收集幼儿活动中的案例,通过跟踪案例的分析,记录幼儿每个阶段下的动作发展递进的过程,进行归类总结。

3.积极探讨教师如何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发展进行有效的策略支持。

四、课题研究过程

   (一)用心观察——走近幼儿

    为什么观察如此重要?如果不具备观察能力,不能以有意义的方式“看”和“听”,我们就不能与我们正在照看的孩子们进行有效互动,无法理解并促进他们的生长和发展。

二十年前,古德温和德里斯科尔就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观察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观察能让我们考查很多无法用其他方法考查的行为,由于幼儿年龄小,语言和概念发展不成熟,对周围世界,他们通常不能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观察幼儿在生活,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更有助于我们教师了解孩子的真正发展水平。

在本课题开展以来,我采用了视频、照片等多种形式不断重复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发展水平,并记录在档,便于后期的分析和策略调整。

(二)轶事记录——走进幼儿

轶事记录是教师常用的一个记录方法,它能帮助教师理解幼儿个性或行为的某些方面,同时,轶事记录是一种开放的方法,它的选择读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记录所有教师感兴趣的事情。

轶事记录通常有五个特征:1.它是直接观察的结果;2.是对某个特定事件进行即时、准确、具体的描述;3.记录幼儿行为发生的情境;4.将推论或解释与客观描述分开;5.既关注所观察幼儿的典型行为,也关注补偿出现的行为。

教师在观察幼儿动作发展的视频和照片整理归档后,通过轶事记录、案例记载的方法将幼儿动作发展的递进过程进行归纳分析。

(三)科学分析——读懂幼儿

教师的知识、价值、态度和经验都是过滤器,我们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都是必须经过这些过滤器的过滤。因此,教师需要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就必须寻找能为推断幼儿行为提供依据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幼儿的行为并在必要时对幼儿的行为作出回应。

根据记录的案例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通过环境、材料、发展的递进、教师的引导策略以及多样文化对幼儿的影响进行多方面的剖析从而让教师探寻有效地策略从而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基本动作的发展。

(四)探寻策略——提升幼儿

我们之所以要观察幼儿,是因为想知道他们能够做些什么,进而做出引导他们向前发展的计划。根据一些观察的案例,给出评估意见后,采用一些可以帮助幼儿促进动作发展的活动。

1.支持(对幼儿游戏的支持)

1)时间的保证

《指南》中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因此,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积极保证幼儿每天进行游戏活动的时间,这是提高幼儿机体适应能力、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保证。

同时,还应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天气等各种外界原因影响,及时调整幼儿的活动时间,灵活掌握。

(2)场地、材料的准备和投放

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游戏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的积极手段和重要途径。

游戏场地每月一次调整,让幼儿得到各个领域的均衡发展。同时投放各种游戏材料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跃、投掷、攀登、钻、爬、搬运等。

(3)安全的保障

由于幼儿的身体素质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而且对危险事物和行为的认识与判断能力有限,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前,会对游戏场地和游戏材料进行检查,并且在游戏前根据活动需要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

游戏中,三位教师进行保育活动。主班教师对幼儿行为进行跟踪观察、配班老师和保育老师则是关注幼儿的动作状况和行为表现,防止幼儿受伤。

2.鼓励

鼓励对孩子意味着什么?鼓励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孩子感到成功和快乐。每当他做了一个动作如欢迎、再见等,得到周围的大人的称赞时,孩子一般都会再重复刚才的动作,再让大人赞不绝口。其实,这是他在体验快乐。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去理解,鼓励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动力。它让孩子对事物产生兴趣,而成功和快乐又让他产生自信,这对孩子一生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关系重大。

    其实鼓励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锻炼及表现自己的能力,向自己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

    1)表情

幼儿园中最常见的面部表情是微笑、幼儿虽小,却可以根据教师的眼神和微笑来判断教师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当教师用微笑、赞赏的目光去看幼儿时,会给幼儿带去莫大的自信。

幼儿王梦楠站在滑梯前的梯子边,右脚踏上梯子的第一档横档,然后跟着爬上梯子的第四横档。然后停留下来,双脚踏在第四根横档上,不动,几秒钟后,当我发现幼儿王梦楠对于向上爬有了犹豫,于是我走上前,对着王梦楠微笑并点头致意,王梦楠看见我走近后,低头后看了自己的脚一下,然后动作比之前缓慢一点向梯子上爬去,终于慢慢地爬上了梯子,成功地玩到了滑梯。

    因此,教师重视面部表情和目光语言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用注视的目光和微笑对幼儿给与鼓励和提示,给胆小的幼儿给与自信和关怀。

    2)语言

言语上的鼓励是教师在生活或游戏中最常用的鼓励方式之一。这也是幼儿最能直接获得的感受。

在幼儿晓轩在进行跳木桩时,她伸出右脚踩在高40公分的木桩上,左脚踩在地面上,同时右脚用力向下,身体向上用力。但是尝试了一下之后,偏过头向右对我说:老师,我不敢!于是,我对她说:你试试看吧,加油!

晓轩听了我的话之后,再次挪动了右脚,左脚再次用力向下踩,往木桩上用力攀。

幼儿在得到教师语言上的鼓励后,愿意再次尝试。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幼儿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保护了幼儿继续尝试的积极性,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增强信心。

    3)动作

除了鼓励性语言对幼儿在游戏中动作发展的支持,还可以有行为上的支持,如对幼儿的进步竖起大拇指、点头、伸出手等都是教师策略中的一种,以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递进。

在晓轩得到教师语言上的鼓励后,再次进行了踏上木桩的尝试,但是由于自身原因,第二次的尝试也没有成功,于是再次向教师寻求帮助:老师,我还是不敢!在得到晓轩的第二次求助后,我伸出自己的右手,走近晓轩身边。与此同时,晓轩也伸出自己的右手放在我的右手上,并借助我的力量成功地站在了木桩上。

      3.引导

   1)个别指导

当幼儿李善宁在玩滚木桩时,他想双脚踩踏在木桩上,将木桩滚动起来,但幼儿尝试了几次后,并没有成功,每次都只能是一只脚踩踏在木桩上,站立了两秒后便要从木桩上滚落下来。

因此,在李善宁向教师寻求帮助时,教师便帮助幼儿平衡身体,让其尝试双脚踩踏在木桩上,慢慢向前滚动。

但本班有有27名幼儿,这种引导和帮助的方法只能针对个别幼儿,并不能让班上大部分孩子都获得帮助和动作发展上的递进。

   2)集体分享:案例

集体分享的方式有现场分享、和教学活动分享两种,一般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有幼儿发展的阻碍时,在游戏现场进行现场的小结,及时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有及时性,但缺点是非当事幼儿的体验感略差。

教学活动分享,是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通过视频和照片的收集,然后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针对同一种目的或问题进行分享解决问题。

在发现有部分幼儿对于走平衡木存在一定的障碍时,生成了活动《遇到困难怎么办》,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产生障碍的原因,同时探讨其他幼儿成功的原因和经验,促进集体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也在原有的教师个别引导转向幼儿集体引导,幼儿个别成长转向幼儿集体成长的模式。

(五)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观察到幼儿的相关动作,并整理记录在案,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发展,及时调整策略。教师只有有足够地专业知识,才能在观察幼儿游戏时及时抓住他们比较典型的、重要的、具有意义的表现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他们实际能够做什么与应该做什么之间的距离,从而计划有效且适宜的环境及活动,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1.阅读相关资料

教师应具有全面、正确的儿童发展的知识和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积极、适宜地把握幼儿发展进程及其特点,这是一个教师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

因此,教师只有多读、多看才能在观察、了解幼儿的时候把握好方向和维度,使观察更具有目的性,更有意义。只有教师具有不断学习的动机和需求,并且不断地付诸行动,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实践,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反思、分析、总结,才有可能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地得到成长、发展,成为幼儿素质教育的积极的推动者。

2.教研培训

教研培训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不断地自我思考、绅士、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不断地调整策略。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具有更明确、自觉的方向,也更能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不断的反思中得以不断的、更有效的提高,成为幼儿成长的促进者。

我园每周五都进行教研培训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讨论、分析,既提供实践的反馈又提供理论的指导,使得自身的自我学习和专业水平有所提高。

2017年3月17日,园内就安吉游戏精神与游戏中教师的关注和引导如何做到确实有效进行了教研。活动中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教师理清游戏理念、明确教师的策略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通过这次的培训,教师可以更好地明白自己在游戏中如何抓住契机引导孩子发展。

3.跟班听课

    教师集体观摩各班半日活动,重点关注带班教师是否做到“真观察”,是否珍视游戏、生活中的诸多教育契机、游戏分享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并结合教师的不足及困惑,进行有正对性的集中研讨,帮助教师成长。

    跟班观摩有效地帮助教师把握游戏中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契机,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开展正确、适宜地活动,有目的地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4.参观学习

园内领导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成长,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组织教师去他园参观学习。外出参观学习不仅开拓教师的视野,加深教师对本专业知识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从中对比出自己本身的不足,及时发现他人的优点,自己的缺点,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2017年3月30日,本园保教副主任带领我们到县他园参观学习,整个半日活动的观摩中,我深刻认识到游戏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幼儿的动作极其他方面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读懂孩子,才能引导孩子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六)家园共育,提升家长意识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国的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是必要的。

1.转变思想

由于家庭及社会原因,我班幼儿家长对于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性并不是完全呈肯定、支持的态度,因此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改变家长以往的“游戏就是玩,没什么用”的固有思想。

利用班级的微信群及QQ群,链接一些关于加强幼儿动作发展的必要性及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有效性的文章和新闻,逐渐改变幼儿家长的“老思想”。

2.家长驻园

家长驻园活动,不仅可以更直观地向家长展示幼儿生活、展示教师才能的机会,同时也是更新家长观念的机会。活动中,教师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贴近生活,让家长参与活动,亲身体验愉悦和成功。活动展现了新的教育观念,寓教于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同时把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充分给予孩子机会等宝贵的经验和新的教育观念传递给了家长。

特别是家长以游戏者的身份走进孩子中间,直观地了解到孩子在游戏中得到的发展。通过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的适时介入、游戏的分享等环节,大家共同总结了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家长更加的注意和明白,要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机会,让其在游戏中以自己的方式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以及促使自身的学习能力的递进。

3.家长助教

家长助教活动是幼儿园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园共育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进一步地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的情况。

家长助教可以对班级一日活动流程有了详细的了解,这不仅让家长多多了解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开展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还通过这样的平台,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成长。

五、研究成效

教师主要采用跟踪观察、采用视频或照片的形式记录幼儿游戏中的动作发展的递进,并进行分析和反思。总结经验,进一步地改善教师策略,确定幼儿在游戏中动作发展的有效性。

通过对各种案例的分析及时整改、调节。同时结合《指南》和《纲要》中相关细则,制定适宜的措施,通过不断验证、分析、反思、再调整的方法,及时总结经验。

1.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高

    本课题开题以来,家长的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原来的“幼儿园里读书就是玩”的思想转变为“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这大大地有利于教师的游戏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也为幼儿从游戏中获得动作发展做好了坚实地铺垫。    

    2.家长意识改变,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3.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通过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教师探寻出了多种针对于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多种策略。通过边实践边反思,边教育边研究,不断反思,使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专业化水平发展。

六、问题与反思

1.尊重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都不是一致的,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与实践中,需要照顾发展较为缓慢的幼儿,随时调整运动内容及运动量,以适应幼儿活动的需要。

2.在幼儿进行基本动作发展的过程中,要将其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考虑。确保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得到各个方面的锻炼和发展。

七、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天淇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2001.

[3]陈月文.《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2013

[3]朱利华.《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2014

[4]黄丹.《幼儿园体育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的个案研究》.2013

[5]DH.Cohen  Virginia Stern.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6]Carole Sharman Wendy Cross Diana Vennis.《观察儿童》.2017

[7]叶平枝.《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原作者:廖静)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