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an”研修形式,幼儿游戏经验分享的支持策略

  发布时间:2018-04-04 14:09 栏目:教学研究 作者: 马祯 安吉县昌硕中心幼儿园 点击量:3232  

【成果摘要】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基于幼儿经验的分享是最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的,也是最适合幼儿需要的。本文从量化实现“练”、评判根据“联”、培训重在“炼”三维交织的三方面简介“Lian”研修形式对教师分享能力的提升,从分享的多形式、“归档整合”梳理核心、“课程借鉴”规范模式、“层层递进”落实提升、“未完待续”拓展意义五方面简介幼儿游戏经验分享的支持策略。

【关键字】研修 经验分享 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课程以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获得的经验为内容,尤其是重视儿童通过自身获得获得直接经验。所以,基于幼儿经验的分享是最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的,也是最适合幼儿需要的。

安吉游戏正式遵循幼儿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孩子在自主游戏中,运用已有经验游戏;在游戏中积累大量的新经验;尝试迁移经验推进游戏,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为实现孩子在自主中小发展,到在老师指导下有更大发展,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把握契机分享关键经验,拓展新经验,成了我们大力尝试、探索的方向。

然而,教师往往拥有珍视游戏价值的心,却不能正确把握一次分享活动的重点,点多却不深入,面广却不细致,没能发挥经验提升拓展的作用,有时还变了味,为分享而分享,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我园将通过具体行动研究,以教师主动探索学习成长的目的开展研修工作,探索并共建幼儿游戏经验分享的支持策略,从而优化分享,尊重游戏,实现童心世界的建构。

二、概念界定、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概念界定

 “Lian”研修形式:即“练-联-炼” 研修形式。从三个维度平行且交织地进行“练习-联系-提炼”三步研修的形式。第一维度即教师个人,通过不断的观察、自我提问,思考幼儿的相关经验,提炼分享点开展活动并反思;第二维度即教师同伴,通过主动观摩同伴的分享活动,思考活动的有效性,对比自身的优缺点,提炼出可模仿学习的分享支持策略并优化尝试;第三维度即领导团队,通过有目的的检查、观摩、提问,关注每个教师的纵向成长及能力差异,根据教师的探究经验,提炼出共通的有效支持策略,共建支持策略。

(二)研究目标

1. 通过“Lian”研修形式,形成支持策略,提升教师游戏经验分享的能力。

2. 支持幼儿游戏经验分享,建构童心世界。

三、研究内容及过程

(一)“Lian”的研修 爱的互动

1. 定模式

教师培训的目的是能力的提升,高效的培训内容源于教师实践的问题、基于教师的经验、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具体行动研究就是扎根实践的研究,依托实践工作落实。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推动教师在实践中练习,搭建主动学习的平台。为实现被培训者主动学习的意识,实现研修的真正价值,商定出“Lian”的研修模式,即“练-联-炼” 研修形式。

“练”(练习):重复练习是获取经验的一种方式,结合反思的练习则是在尝试中递进提升,在实践中收获切实可行有效的经验。

“联”(联系):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充分发挥联系的效应才能促使研训模式中各种角色关系的互动、内容的递进,从而实现真正的提升。有效的分享内容需与幼儿经验相联系,有效的主动学习需能联系各种途径获取正确策略并运用,有效的培训需与被培训者的实际需要和水平相联系。

“炼”(提炼):总结提炼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环节,能让一次尝试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实现事半功倍的作用。分享的内容需要提炼才能更有效,分享活动后教师的反思就是对自己活动开展的评价,提炼出有效的部分并反思再尝试的新策略;培训者尤其需要重视提炼,从教师实际的问题及需要提炼培训的主要内容,从一次培训的交流互动提炼分享策略,从而实现互动中的共建分享策略。

2. 分维度

该研训的重点是教师自觉成长中提升游戏分享的能力,教师是主要的被培训的主体,培训者即领导团队。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又有一定的共性,目的都是提升教师游戏分享的能力。根据“Lian”的研修形式,从三个维度平行且交织地进行“练习-联系-提炼”,实现三维度三步走的有效结合、友爱互动。

第一维度即教师个人,通过不断的观察、自我提问,思考幼儿的相关经验,提炼分享点开展活动并反思;第二维度即教师同伴,通过主动观摩同伴的分享活动,思考活动的有效性,对比自身的优缺点,提炼出可模仿学习的分享支持策略并优化尝试;第三维度即领导团队,通过有目的的检查、观摩、提问,关注每个教师的纵向成长及能力差异,根据教师的探究经验,提炼出共通的有效支持策略,共建支持策略。

3. 全落实

将研修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是高效且必须的,这样才是从根本提升教师实际所需解决的问题,提升教师必须的能力。

(1)量化实现“练”

练习需要有量的规定,量化是练习的前提。有了量的规定就促使人去尝试,在尝试中练习是收获经验的第一步。而量化也是灵活的,需要根据教师的水平调整,不做无效的量的积累,而是促进的作用。

首先,规定每班每周必须有一个关于幼儿游戏经验的分享活动,一个月内每位教师至少尝试两次游戏分享活动,形式不定,完整记录分享过程。两个月后,规定每人每周必须有一个集体的游戏分享活动,规范备课,有目标有详细过程。第二学期,每天都有游戏分享,集体的游戏分享每周至少一个,活动过程用视频记录。另外,每学期每位教师需根据自己的尝试反思,上交两份修订后的高质量的游戏分享活动教案。

从第二学期开始,鼓励教师每月至少观摩一次分享活动并反思。园级会不定期地根据检查、听课情况推荐可重点观摩学习的活动。从而发挥同伴间的借鉴学习、激励作用。

园级层面每月定期的考核检查,每周不定期的推门听课,督促教师的量化落实,并能及时调整量化需要。

(2)评判根据“联”

教师分享活动的有效性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是幼儿的共通经验,是否能和每个幼儿产生共鸣。教师个人成长的自觉性可从每一次的反思递进中检测。园级层面需根据整体的情况安排必要的教研培训活动,实现梳理提升,也许根据个别情况跟进,给予个别的指导。

(3)培训重在“炼”

有效的培训必须提炼教师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开展活动,提炼阶段共享策略,把握整体前进的大方向。这种培训可以是要求式的整体调整,也可以是经验式的分享探讨,同时也需加入支持式的专题讲座。三种形式各有各相辅相成。

要求式的整体调整,往往是出现整体停滞不前时,需要园级把握大方向,推动教师进一步地有效尝试。

如:我园对于周计划中细节的调整要求。

起初,从周计划的设计中仅可见分享活动仅四个字,没有具体的内容和核心点,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原本就经验不足的活动,若尝试最初存在这么大的随意性,会出现没有明确设计的活动,一直处在简单尝试阶段。于是我们开始抓周计划的合理性,提前上交周计划,经保教室、园长室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审核通过再实施。看分享活动是否有明确的核心点,作为随堂推门听课的依据,从而检查,实现分享活动有重点的尝试。

经验式的探讨分享,往往在尝试的中期,大部分教师有了成长,收获了可分享的经验,能供大家学习。

如:现场观摩自主游戏后的分享设计汇报。

从检查、听评活动中,发现部分教师的分享活动设计正确的方向,具有有效捕捉分享点并挑选分享照片的能力时,挑选不同水平的教师,共同观摩自主游戏并设计分享活动,在汇报中对比感知有效的分享活动设计。分享设计的思路:选点——分层次梳理照片——明确提问、小结精炼。

支持式的专题讲座,是理论知识的铺垫,强化分享的意义,传达正确的理念。

如:《指南》再学习,明确幼儿学习特点,强化分享的价值。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我们要理解并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观察是分享活动设计的前提。结合《指南》学习,明确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对比之前以建构式课程为载体,自主游戏与集体教学各自为主,以走完一日生活规定的各环节及完成设定的教学内容为目的,而现在,要求教师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合理安排一日活动,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并根据幼儿的现有经验和需要,设计相关的活动,活动的内容源于幼儿的游戏和生活,活动的目标在于提升幼儿经验,支持幼儿的游戏与生活。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

(二)巧的归类 妙的分享

1. 经验分享的多形式

游戏分享的内容源于教师的观察,分享是为了幼儿经验的提升,更好地游戏学习。分享的时间、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现场直接分享也可以回到教室后以集体教学的形式集中分享。现场的分享形式根据当时的情况可有多种,罗列表格如下:

形式

策略

案例

个别交流

1. 在观察中,适时以同伴的身份加入游戏,有时可带入新游戏材料,以角色经验促进游戏。

枪战游戏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带入远距离射击,幼儿出现寻找遮蔽物体躲避的行为。破坏别人的“枪”,或对打损坏“枪”的行为消失。

2. 当幼儿寻求老师帮助时,提出“需要我怎么帮你?”引导幼儿思考策略,根据幼儿的策略给予合作尝试验证的支持,再尝试中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原因,引导幼儿思考。

小班幼儿需要将木板架在梯子上,请求老师帮助,老师一直将梯子抬着,整整10分钟,按孩子的需要移动。没有直接将木板架上,给予孩子空间方位的学习。

3. 在观察中,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放弃时,“让我来帮帮你吧?”给予关心关注的支持,给予幼儿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支持。帮助的策略同上。

小班幼儿整理小车时,一辆小车停在外面没人管。

师:“这两小车怎么没回到家里?”幼:“没地方了!”

师:“本来能放下的,现在怎么放不下了呢?”

幼:“没靠拢。”

4. 幼儿之间因为争执而出现了安全隐患时,给予及时的保护。然后带领幼儿到一旁休息一下,梳理一下游戏过程及感受,引导幼儿自己思考。“你们刚才在玩什么游戏?”“有什么感受?”“发生了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办?”“要注意什么?”

争垫子时出现抓人。请所有幼儿放下手中的垫子,一起去一旁休息一下。

师:“你们刚才在玩什么游戏呀?”幼:“抢垫子的游戏?”

师:“玩了这么久,有什么感受?”

幼:“很累!”“他打我!”

师:“玩了很久,很累。还有小朋友可能会受伤。垫子呢?现在是谁的了?有谁得到了?”

幼:“不知道。没有。”

师:“为什么只要这块垫子?”

幼:“这块是新的。只有这一块。”

师:“为什么只要这块新的呢?”

幼:“干净,可以躺在上面。”

师:“其他垫子为什么会变旧的?”

幼:“没脱鞋在上面踩。”“枪垫子的时候扯破了。”“拿垫子的时候在地上拖。”

师:“怎么保护应该都知道的,你们刚才的游戏方法没有解决问题还会让新垫子受伤,怎么办呢?”

幼:“一起玩。”“我不用新垫子。”“我先去玩其他的,然后我们交换玩。”

集中分享

1. 作品的欣赏(看一看、画一画)。

写生作品。

2. 玩法的展示分享。

尤其是小班幼儿表述不清时。

3. 新材料的收拾整理。

游戏前,看一看材料的摆放,游戏后孩子能更整齐、更快速地收拾,他们有了一定的位置意识。

 

2. 集体分享的小技巧

“归档整合”,梳理分享的核心

至自主游戏落实依赖,教师的资料里唯一不缺的就是大量的照片,可到了关键的时候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或者留下备课本上、高质量分享活动等需要上交的,其他统统不见了,有的照片插进文档以后,原照片就立刻删了。

我们说,在一日活动中“收纳、整理”也是一种学习,那么老师们对自己材料的合理“归档整合”又何尝不是一门技术!

初期,我们可以按时间整理、按区域游戏再归类;随着教师分享的多次尝试,积累了一定的分享经验后,就可以根据分享的核心经验进行归类,一张照片多处用,积少成多。

如:

↗排序  ……

数学学习→分类  ……

           ↘等量  ……

↗        ↘……

↗垒高  ……

游戏照片→建构技能→围合  ……

↘穿插  ……

↘……

↗合作  ……

↗坚持探索  ……

↘社会发展→解决问题→协商  ……

         ↘……

↘分享

↘……

                           ↘……

“课程借鉴”,规范分享的模式

当梳理出来一些核心点以后,就可以参照建构式课程中各年龄段各领域下的活动内容及目标,巧妙地套用课程,实现课程中规定的目标。

如:小班幼儿的故事《好朋友》讲述的是大家在一起真快乐,而幼儿游戏中就有许多好朋友在一起真快乐的照片。于是,利用游戏中的照片,确定了该活动是社会和语言领域下的,结合目标就可制定为:1. 愿意大胆介绍自己的朋友、讲述故事。 2. 在看看、说说、想想中体会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感受朋友的重要。

再如:大班建构式教程中有《隐藏的立方体》这个活动,抽象的图片幼儿很难理解,可是游戏中,幼儿自己建构时也会出现同种材料叠加的建构,但从不同的角度看有部分图形被掩盖住了,结合幼儿的游戏作品来引出思考,利用材料再验证,就能充分感受这种被隐藏的感受。

“层层递进”,落实分享的提升

集体教学活动要求一环扣一环,活动环节对应目标的实现,体现渐进提升。分享活动要实现渐进提升,首先需要对照片进行新的梳理,从照片的挑选中体现层层递进。

如,小班分享活动《好朋友》我们在社会发展下的分享文件夹中梳理照片,体现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不同能力水平,从一起玩,到分享快乐的事,再到能关注同伴给予帮助,最后能友好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与同伴轮流共享游戏,是社会性发展的不同阶段。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愿意和同伴在一起,更好地和同伴在一起。

“未完待续”,拓展分享的意义

任何事情总是在新鲜的时候特别被关在,分享活动也是,分享的当下孩子很感兴趣、记忆深刻,跟进的关注,形成一个主题下的活动,重复经验。如《好朋友》,还有其他很多表现,在时间阶段经常出现这一主题的分享活动,孩子能充分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真好。不仅游戏中,还有生活中;不仅你会关心同伴,原来我也会而且老师也看到了。

四、研究成果

(一)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 重视主体地位,激发研究意识

“Lian”的研修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草根实践研究,重教师的经验收获和成长,教师发现原来研究不是那么遥远的事情,自己能够像孩子游戏时一样小步递进地发展。于是教师们借助实践中的平台,开始了系列探索研究。例如游戏中幼儿建构丰富的床的经验的提升研究;游戏中有关多米诺骨牌的探究经验的分享;室内建构区材料收拾整理中数学经验的提升等。

2. 重视反思意识,激发通脑风暴

“Lian”的研修模式强调教师的及时反思、对比学习,教师具有很强的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有时会出现两个老师各抒己见、各执一词的场面。我们一同探讨,“陈述-提问-解答”,在问答中思考,逐一突破,形成一致的策略。

如:分享时需要持续关注一个主题或行为是否有利?

背景:在“床的故事”案例中,A方老师因为在进行这一事件的跟踪观察记录,所以每次游戏的观察重点以及之后的分享、生成均是围绕“床”来进行的,于是造成了幼儿在之后的自主游戏过程中80%的孩子都会进行关于“床”的游戏。而B组的老师则认为A组老师干预地过多了,在潜意识里给幼儿制定了一个“床”的主题。


A  组

B  组

1

我只是做了我的分享和生成,并非给过幼儿指示一定要搭床啊?

因为你的分享和生成都是围绕床来进行的,现在幼儿除了搭床其他的都不会了。

2

那只能说明幼儿的兴趣点在“床”上面,他的经验没有得到满足啊!一旦他的经验得到满足了他自然就会转移了啊。

一部分孩子的行为是因为受到了老师行为的影响而“被搭床”的。(比如:老师总是在关注搭床的幼儿,其他幼儿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而被动地去搭床。或者明明搭的不是床但是老师总是分享“床”,所以“违心”地说自己搭的也是床。)

3

但是这个事件是我跟踪观察的案例啊,我需要做行动研究啊,我需要生成相关的课程啊?我不关注我怎么开展研究呢?

有时候我们需要反思,孩子搭的真的是床吗?你身在这个事件当中,可能有些东西旁观者更清楚一些。(比如:幼儿搭的是烤箱,但老师误以为是床。)


……

……

    讨论及反思:

(1)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在跟踪观察某一事件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事件之外的幼儿,因为他们也有被关注的需要。

(2)当研究进行到某一瓶颈的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接下来我该怎么走?如若一直这么下去我是否会走进死胡同?(比如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就应该反思:幼儿对床的经验是否已经相对丰富了,接下来我是否可以通过幼儿对床的建构来引发别的思考,比如“以床的某一建构技巧来引发别的物件的建构”、“哪些东西和床一样是有上下层的?”“除了床是有离开地面并且需要支撑的,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这样的呢?”……)

3. 重视跟进发现,喜现“课生成”

教师通过对幼儿在游戏或者生活中行为的观察,商定一个游戏或生活中发现的可研究的点,拟定生成课程方案,进行课堂实践,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观察、推进新的尝试,最终以汇报、观摩、成果展示等方式,梳理出教师生成活动的“链条”,形成优质的生成活动方案。

如:多米诺骨牌效应

核心问题的提出:偶然游戏中出现的现象,幼儿在建构“小桥”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碰倒了“桥面”上的木块,导致下面竖立摆放一排的木块呈“多米诺”效应倒下,引发了幼儿新的游戏。

生成活动《有趣的多米诺骨牌》

发现新问题:

(1)多种材料同时投放,幼儿尝试的结果不同,出现倒与不倒的现象。

(2)材料分组投放,每组一种材料,幼儿得到的体验不一样;且有的幼儿仅有一种不成功的体验。

支持策略:

(1) 成功体验:同种材料的尝试——室外建构场地长方体木块、室内小型积木和扑克牌等。

(2)不成功体验:麻将牌的尝试。

生成新的活动(分课时):

(1)《麻将为什么不会倒?》(通过对比麻将与小型积木两种材料发现其中的关键原因:高度、重量的比例问题。)

(2)《这样刚刚好》(通过尝试、实验,发现多米诺效应中怎样的间距才会成功。)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 更尊重游戏,显主体地位

分享需要孩子的经验,经验不存在对错,需要教师引导。而不同的经验感受正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在经验分享中了解怎样会更好。这些经验都源于幼儿的游戏,分享重视经验的获得,重视幼儿的讲述表达,重视游戏过程,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更自主地游戏,更快乐地收获经验,更愿意表达,更愿意倾听收获新经验从而更好地游戏。在游戏中递进发展,惊叹幼儿的成长,欣赏游戏中的幼儿。

2. 更尊重经验,促快乐发展

通过游戏分享将幼儿游戏中的经验进行分享,将幼儿个人的经验变成全班的经验,互相模仿运用;或将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梳理解读提升,提炼核心概念,丰富幼儿的经验,支持幼儿进一步的游戏。

如:小床的创意搭建。

第一阶段:分享幼儿的建构作品及技能,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搭的小床?”直观解读各种建构技能,丰富全班幼儿的建构技能,看幼儿的再运用。

第二阶段:从幼儿的作品中提炼不常见的特殊表现形式,明确这种技能的名称及不同的表现形式,鼓励幼儿游戏中的自主尝试与运用。

第三阶段:从同一种材料的不同形式的小车创意建构,延伸到不同材料的小车作品,经验的迁移运用。

3. 更尊重群体,树正确三观

同伴是孩子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孩子也是在同伴的互动交往中成长起来的,许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在同伴互动影响中形成。积极的正面分享,潜移默化地将孩子好的行为进一步深化,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李艳.注入弹性计划——师生共同建构课程[EB/OL].[2006-03-20].http://#/#?id=5732

[4] [美]约翰 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3.

[5] 于海静 郭满库.“生活游戏为本”的幼儿园课程探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87.

[6] [美]琼斯 莫尼.生成课程[M].周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原作者:马祯)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